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园地 > 保健知识

如何应对流感季

来源:吉林省肿瘤医院 时间:2018-01-12 浏览:

一把鼻涕,一把辛酸泪


伤感地看着一坨坨的纸团


心疼地摸着泛红的鼻子


今冬,你流感了吗


下面传授一些干货,好好收藏


流感后续流行趋势将如何发展?


当前,我国南北方省份均处于季节性流感的流行高峰,流感活动的总体水平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仍可能会继续流行一段时间。大多数地区仍处于流感流行高发季节,但各地区流行高峰和流行持续时间存在差异,部分地区已呈现流行水平上升趋势减缓的迹象。预计多数地区随着学校和托幼机构放寒假,季节性高峰将出现回落。


流感的严重程度如何?


今年流感病毒是否存在传播力、疾病严重性和耐药性的变异?


流感是常见的季节性传染病,绝大多数为轻症,重症和死亡的病例较少,季节性流感一般的病死率大概为0.01%。今年由于流感感染和发病人数较往年多,相应导致出现流感相关住院、重症和死亡的情况也会有所增加。

今年我国整体的流感流行水平明显高于往年,是近几年来流感流行最为严重的一次。但我国流感病毒监测结果显示,今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未发现影响流感病毒传播力、疾病严重性和耐药性的变异。


针对老年人、孩子和慢性病高危人群,如何加强自身的流感防护,是否可以预防用药?


一般不主张预防用药,但是对于高危人群,比如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还有孕妇,家里人已诊断得了流感,且家人之间接触比较密切,建议服用抗病毒药物,这样可以避免得流感。


流感中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发病48小时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4.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大于30,BMI=体重(kg)/身高 (m) 2]。


5.妊娠期妇女。


抗流感病毒药物有哪些?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版)治疗方案建议: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


奥司他韦


成人剂量每次75mg,每日2次,疗程5天,重症病例剂量可加倍,疗程可延长。肾功能不全者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15Kg者,予30mg每日2次;体重15~23Kg者,予45mg每日2次;体重23~40Kg者,予60mg每日2次;体重大于40Kg者,予75mg每日2次。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颗粒剂。对用药过程中无效或病情加重的患者,要注意是否出现耐药。


扎那米韦


适用于于成人及7岁以上青少年,用法:每日2次,间隔12小时;每次10mg(分两次吸入)。但吸入剂不建议用于重症或有并发症的患者。


帕拉米韦


成人用量为300~600mg,小于30d新生儿6mg/kg,31-90d婴儿8mg/kg,91d-17岁儿童10mg/kg,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重症病例疗程可适当延长。目前临床应用数据有限,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但目前监测资料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对其耐药,不建议使用。


哪种疫苗能有效预防治疗流感?


今年冬季,我国许多地区流感流行的优势病毒为乙型流感的Yamagata系,但今年采用的流感疫苗未包含这一型别的成分,因此疫苗对这一型别不具有保护力。但由于目前我国还同时存在甲型流感(包括H3N2和H1N1)和乙型流感Victoria系的流行,今年采用的流感疫苗包含了这三种型别的流感流行株。为降低特殊人群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6 月龄以下婴儿、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也应考虑接种流感疫苗。


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主要措施包括:


(1)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2)勤洗手。


(3)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4)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5)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6)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来源:全国卫生12320


在线咨询

  • 咨询时间:
    周一至周五
    冬季:
    08:00-11:30
    13:00-16:00
    夏季:
    08:00-11:30
    13:30-16:30
  • 0431-80596607
    (高新院区)
  • 0431-85873390
    (湖光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