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来源:吉林省肿瘤医院 时间:2016-11-21 浏览: 次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相关研究显示,癌症病因复杂,心理社会因素和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癌症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和应对方式对其病情的发展和生存期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只有准确掌握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进行科学干预,才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一、癌症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
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多数病人都会谈“癌”色变,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其心理反应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1.休克-恐惧期:当病人初次得知自己身患癌症的消息时反应剧烈,表现为强烈的震惊与恐惧,同时会出现一些躯体反应,如心慌、眩晕及昏厥,甚至木僵状态。此期持续时间一周左右。
2.否认-怀疑期:当病人从剧烈的情绪震荡中冷静下来时,常借助于“否认”来应对癌症诊断所带来的紧张和痛苦。病人会怀疑医生的诊断是否正确,希望有奇迹发生。此期持续时间1—2周。
3.愤怒-沮丧期:当病人的努力并不能改变癌症的诊断时,情绪变得易激惹、愤怒,有时还会有攻击行为;同时,悲哀和沮丧的情绪油然而生,病人常常感到绝望。此期发生在明确诊断2-3周以后。
4.接受-适应期:病人会接受和适应癌症的事实,但多数病人常进入到慢性的焦虑、抑郁和痛苦中。此期时间点在诊断明确4周以后。
另外,癌症治疗的过程中所伴随的副反应和手术治疗后造成病人体像的改变,常会对病人构成暂时或持久的心理冲击。如化疗、放疗所致的恶心呕吐,使病人感到焦虑和恐惧,乳腺切除术后病人对自己的身体外观不能认同,产生自卑、悲观和抑郁的情绪变化,部分病人变得社会退缩,不愿与人交往。
二、癌症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
当及时给予癌症病人适当的心理干预时,可帮助病人尽快适应自己的心理变化,配合抗癌的综合治疗,同时可帮助病人减轻心理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1.告诉病人真实的信息:国内外医生在这个问题上都有不同看法,但大多数学者主张在恰当的时机将诊断和治疗的信息告诉病人,谨慎而灵活地选择告知时机和方式,并进行解释和心理辅导,让病人对治疗有一个较好的心理适应。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纠正病人对癌症的错误认知:病人的许多消极的心理反应均来自于“癌症等于死亡”的错误认知;帮助病人了解自己疾病的科学知识,接受癌症诊断的事实,及时进入和适应病人的角色,配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
3.处理病人的情绪问题:躯体疾病和心理因素的交互影响会导致情绪问题的恶性循环,长时间的“否认”则可能延误治疗,这种“否认”大多数属于情感压抑,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可帮着病人宣泄压抑的情绪,减轻紧张和痛苦的情绪。对于严重焦虑恐惧或抑郁的病人,可适当使用药物治疗。
4.减轻疼痛:由于疼痛可以加剧病人心身交互影响的恶性循环,所以,处理的原则首先要采取各种措施减轻和消除疼痛。晚期癌症病人的疼痛宜尽早用药物控制,不必过多考虑止疼药物的各种禁忌。
5.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健康知识,倡导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防癌意识,切断生活方式与癌症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