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术中放置银夹——乳腺癌精确放疗的保障
来源:吉林省肿瘤医院 时间:2016-02-25 浏览: 次
早期乳腺癌局部手术加放疗是公认的乳房保留治疗的标准模式。以往全乳房照射加瘤床补量的常规放疗,采用全乳房两野对穿加楔形板放疗方式,50Gy/25次/5周,然后缩野采用适当能量的电子线对瘤床追加照射剂量。瘤床补量照射时,以手术切口为外扩2-3cm得出瘤床区补量的范围,该治疗模式最大的缺点就是定位误差大、治疗时间延长(6周)以及局部放射性副反应严重,生物等效剂量低。
随着精确放疗技术的广泛应用,乳腺癌保乳术后目前采用较多的放疗方式为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无论在靶区均匀性、适形度以及降低患侧肺等正常组织器官的高剂量受照体积等方面,二者都有较大的优越性。尤其是IMRT同期加量照射方式(SIB),提高了放疗的等效生物剂量,同时缩短了治疗时间(全乳腺和局部同期放疗,5周)。然而如何确定术后瘤床区的照射范围尤为重要,目前多数医疗单位采取的仍是在术后皮肤疤痕处放置铅丝即依据术痕大小来判定瘤床范围,但是肿瘤实际位置与术后疤痕二者存在较大差异,准确的方式为术中留置银夹,依据银夹位置来确定术后照射范围。国外研究勾画术腔中所留的银夹位置与手术切口附近铅丝两种方法在三维立体图像上的不同,铅丝外扩2.Ocm、2.5cm、3.Ocm分别有87.1%、64.5%、41.9%的患者未能完全将术腔银夹覆盖。大约8%的全乳照射野将偏小,23%的患者加量时未包括全部原瘤床,以疤痕为外扩的瘤床区补量方法不能完全将术腔所有银夹覆盖,易造成瘤床区漏照。
基于以上观点,科室对乳癌保乳术中放置银夹患者(外院),开展了留置银夹的术后放疗靶区及根据术后瘢痕区范围比较,结果显示:用术后瘢痕区标志来定位原瘤床,患者照射野都包括了瘤床区,但是范围较留置银夹区上下及左右不同的层面上分别扩大了0.5-2.0cm,两者定位存在很大差别。我们的研究与国外研究略有不同,可能与术痕大小不同有关,但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以切口为标准外扩2-3 cm的瘤床区补量方法不能准确包括术后瘤床区,推荐以术腔标记的银夹为瘤床区补量的依据。建议外科医师在术中对术腔各边界银夹标记,以便于放疗科医师精确瘤床放疗范围。